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是元宵节,又称元宵节、元宵节。 如果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那么元宵节就是中国人的“狂欢节”。
正月十五晚上,明月高高挂在天空,地上万盏彩灯亮起。 无论城市还是乡镇,到处都挂着五彩缤纷的灯笼,满地烟花,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农历中的正月为正月,古人称夜宵,而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记载。 汉文帝正式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高祖刘邦死后,大权由其母吕后掌握。 叛乱结束后,群臣拥立刘邦的次子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 文帝深知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于是将平定“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百姓同乐的日子。 首都的每一栋房子都装饰着灯光和色彩来庆祝。
从此,正月十五就成了民间流行的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岁氏杂记》记载,道教曾称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统称为“三元节”。
汉末道教的一个重要教派五斗迷道所崇拜的神是天观、地观、水观。 据说天官保佑,地官赦罪,水官消灾。 又用三元配三官,相传天官为元正月。 正月十五出生,中原地官出生于七月十五日,下原水官出生于十月十五日。
这样,正月十五就被称为上元节。 南宋吴自牧在《孟良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上元天官赐福的日子。” 因此,上元节一定要燃灯。
元宵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元宵、做龙灯、猜灯谜。
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宋代。 当时元宵被称为“福圆子”、“圆子”、“乳糖圆子”、“汤圆”。 由糯米制成,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包馅的。 馅料有豆沙、糖、山楂等,可煮、炸、蒸、炸。
元宵在南方称为“汤圆”、“圆子”、“福圆子”、“水圆”。 起初,人们称这种食品为“福圆子”,后来又称为“汤圆”或“汤圆”。 这些名字都与“团圆”二字读音相近,都是团圆的意思,象征着全家团圆、和睦、幸福。 人们也以此来缅怀已故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吃元宵象征着合家团圆如满月,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至于元宵为什么又叫汤圆,这与袁世凯有关。
袁世凯称帝后,认为元宵与“元宵”谐音。 但元宵节是最重要的民间节日之一,不能取消。 于是,他下令,从1915年元宵节起,禁食“元宵”等“元子”食品。 名称改为“汤圆”,并规定从此以后全国任何人都不能称呼“元宵”,于是“元宵”就变成了“汤圆”。
不久之后,袁世凯突然想到“汤圆”和“汤圆”也是谐音。 “汤圆”不就是“袁世凯煮的汤”的意思吗? 这不是和叫“元宵”一样不吉利吗?
于是他再次下旨,将“汤圆”改名为“汤团”。 就这样,没几天“元宵”就变成了“汤圆”,但又变成了“汤团”。
超视新老花镜
一副兼具远视和近视功能的眼镜
还能变色、防蓝光、防紫外线
解决各种视力问题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是无法更换的,但是可以更换一副好的眼镜。 Super Li新款老花镜,只需一副即可看远看近。 老花、近视、远视、散光,一副眼镜就能解决。 读书、看报、开车、参加会议都可以通过一副眼镜完成,同时满足需求。 工作和生活中的视力需求不同。
温馨提示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