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儿女都是传后人,但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有的。
也有一些家庭,两个儿子,甚至三个儿子。
满以为,家里有了儿子,这小日子就越过越旺,后继有人。
费尽心思把儿子拉扯大,到了找对象的年纪,就会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个儿子和两个儿子的家庭,区别很大。
01
女儿嫁给一个儿子和两个儿子的家庭,有四点区别。
从女方的角度看,到底嫁给什么样的家庭才好呢?
不仅看婚配当时的情况,还要看看结婚之后的情况。综合起来,嫁给谁,就心中有数了。
一是经济条件方面:一个儿子的家庭,彩礼、婚宴、买房等,都好说,也没有人争;两个儿子的家庭,就要掂量一番,父母难免会偏心,兄弟也会争吵。
也许,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就耗尽了父母的所有收入,根本就没有存款。
儿子要找对象了,完全是儿子自己去想办法,父母爱莫能助。
在我的家乡,老人们习惯性心疼“满崽”。也就是小儿子。
把小儿子管好了,大儿子就气愤不已。毕竟,父母的钱财有限,不能承包两个儿子的婚配方面的费用。
也有一些家庭,几个儿子之中,谁先结婚,谁就得到了父母的关照。往后谁结婚,父母都不会管了,钱包早就掏空了。
二是帮忙带娃方面:一个儿子的家庭,父母帮忙带娃是很轻松的,也很乐意。两个儿子的家庭,父母就为难了,有了几个孙子,管不了。厚此薄彼的话,又会引发家庭矛盾。
我的二伯,有两个儿子。
儿子们结婚之后,大儿子把孩子放到二伯家,也不给生活费。
几个月之后,小儿子也把孩子放到二伯家,同样不给生活费。小儿子说:“你帮哥哥,可以,帮我就不行?”
现在二伯带着三个孩子,还要种地。
有两个孩子已经上学了,二伯就不得不买了一辆三轮车,接送孩子。
本以为,多子多福,到头来,多子多苦。还不知道,苦日子能否到头。
三是孝顺娘家方面:若是要找“上门女婿”,多半要去有两个儿子的家庭找;若是女婿要在娘家所在的城市定居,也最好是找两个儿子的家庭。
一些经济条件很差的家庭,有两个儿子,就会考虑其中一个儿子,以娘家为主,减轻了彩礼、买房等方面的负担。
一个儿子的家庭,若是要长期定居娘家这一方,恐怕父母是会极力反对的。谁都有变老的时候,需要有人照顾。
四是赡养父母方面:老人常常想,有几个儿子,总有人会管吧。答案是“不一定”。正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
当父母很老的时候,两儿子就会认定,自己是不被偏爱的那一个,尽量少管。
加上儿媳在一旁出谋划策,这家庭的混乱程度,可以想象。
一个儿子的家庭,儿子会认为“反正是我的事情”,因此不会攀比。就算另外有女儿,儿子也不会拼命去苛求,毕竟家里的财产,迟早会到儿子手里。
02
男方家庭找儿媳,一个儿子和两个儿子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再说一说我的二伯,两个儿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房子。
二伯在村里,修建了一栋大屋,有六间。
二伯的想法是,每个儿子三间房子,另外还有三亩地,一分土,七八亩林地。这过日子是不成问题的。
当两个儿子都长大之后,二伯发现,农村有房子,别人不稀罕。得城里有房子才行。
想到时局的变化,二伯就头痛。毕竟,县城里的房子,随便都是几十万,一个农村人,搞不定。
大儿子找了对象,二伯东拼西凑,有了首付。
小儿子找对象,二伯借钱的地方都没有了。只有一句:“你自己想办法。”这就让小儿子很生气,认为父母太偏心了。
在彩礼方面,二伯也是有苦难言的。不得已,他借贷几万,做了彩礼。儿子结婚之后,把借据送到儿子家:“这笔钱,是你结婚的时候用的,以后也是你自己还。”
有了孙子之后,带娃的事情,二伯也竭尽所能。但是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想一想,一对老夫妻,管着三四个娃,还要种地,难啊。
现在,村里很多老人也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然后在六十岁就退休。但是二伯是做不到的。他的钱财都耗在儿子身上了。
想一想,二伯到了七八十岁,伸手要生活费,儿子们会给吗?会有好脸色吗?不敢想。
综合起来,一个儿子和两个儿子的家庭,可以看到两点明显的区别。
其一,两个儿子的婚配,是巨大的压力,父母难以承受;为一个儿子准备婚配,还是比较轻松的。
其二,两个儿子的家庭,父母难以自己准备养老的事情,一个儿子的家庭,父母自己存款,退休,容易很多。
03
当然,家庭的区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从现实情况来看,若是两个儿子的家庭,要团结和睦,圆满,就要父母考虑长久,而不是单纯为有儿子而开心。
俗话说:“生而不养,不如养猪。”
养育儿子,主要是逼着儿子自己去闯荡,能够独立,儿子自己有本事赚钱,比父母有钱更好;注重平时的沟通,形成互相礼让和理解的局面,困难面前能携手,事业方面能互助,儿子的租用就发挥出来了。
提高育儿的质量,比单纯提高育儿的数量,应该是更可取的。
父母的格局,儿女的结局,马虎不得。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