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新村:祭敖包的习俗与敖包的堆积材料解析

祭敖包蒙古族祭祀天地日月和大自然的节日,过节的地点选在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各家各户都携儿带女并各自带上一道拿手的好菜或上好的食品,团聚在中间植有被尊为“神树”的敖包周围

还不清楚,“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敖包是用什么做的?”有答案的同学,选项里有两个选项,分别是:沙子或者石头。还不清楚,“祭敖包”里的敖包是用什么做的?有答案的同学,我们来看看“蚂蚁新村: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敖包是用什么做的?”这道题的答案分析。

蚂蚁村专题: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

祭祀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敖包”是用什么做成的?

沙土

石头

蚂蚁村敖包节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习俗。答:

敖包节是蒙古族人民祭拜天地、日月和自然的节日。祭祀活动在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上举行。各家各户都带着自己的孩子,每人带一道拿手菜或最好的食物,聚集在敖包周围,中间种上一棵“神树”。焚香点烛,每人把一条布条(多为白色)绑在树上,再手捧一块石头堆在敖包上。然后,每人手捧从家里带来的食物,在长辈的带领下,一边吟诵歌声,一边绕敖包走动,并不断向上撒食物。绕行三圈后,参加者不分老少,向敖包跪下叩头,祈求上天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牲畜兴旺。

仪式结束后,赛马、摔跤、射箭等蒙古族传统民间娱乐活动开始,宰羊烹肉,载歌载舞,全寨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吃烤肉、喝奶酒,共同欢度节日。

敖包通常建在地势较高的山丘上,多用石块堆砌而成,也有用柳枝搭成,内填沙土的,一般为圆形或有圆顶状方形底座,上插数根旗杆或枝条,上挂彩色经幡或绸带,袋内有的盛装粮食,有的盛装弓箭,有的盛装佛像。

敖包的大小和数量不一,多数为单个,也有7个或13个敖包并排的群体,中间的主敖包较大,两侧(或四周)的敖包较大。敖包建成后,附近的居民每年都会来此祭拜,祈求人畜兴旺。

“敖包”为蒙古语音译,又称“鄂博”、“脑包”、“堆”、“石堆”、“鼓包”等,汉语意思为“堆”。敖包用石块或土垒砌而成,多建于丘陵之巅,一般呈圆形,顶插柳枝,形似烽火台。《中国风俗志卷九》云:“敖包处处……形似圆形,顶上插方形蒙古旗,上下埋方形哈达、五种粮食、银币若干。每年必须祭祀一次。”

在牧民心目中,敖包象征着神的地位,代代相传。过去内蒙古各盟、旗、苏木、寺院都有自己的公敖包,富裕人家也建私敖包。每座敖包都有自己的名字。阮奎生《蒙古吉林风俗》中说:“以石堆砌如山墓,悬绸以祈,植树以庆功,谓之‘敖包’,无人敢违犯。”敖包在蒙古族牧民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最初,敖包都是部落所建,每当人们远行,便会下马拜祭敖包,祈求所到之处平安,并在上路前,往敖包里放几块石头或一把泥土。随着喇嘛教在蒙古社会的传播,清朝时,部落就有了每年举行敖包祭拜会的习俗,祭拜时间一般在农历五月中旬至七八月。

蚂蚁村延伸阅读:祭祀敖包是蒙古族传统习俗

部落之间打仗,总要抢占山头,胜利的一方把阵亡将士的遗体埋在山头,用石头盖住坟墓,以示纪念。经过漫长的战斗,今天我方胜利了,把烈士的遗骸埋在山头。明天你方胜利了,占领了这座山头,也把烈士的遗骸埋在这里。

就这样,双方阵亡将士的尸体就被一起埋在石堆下。只要任何一方收复了草原,他们就会带着各种战利品来到山顶,祭奠英雄。久而久之,石头堆得越来越高,人们就把它叫做“敖包”。

敖包是当地蒙古族牧民祈雨的祭坛。自古以来,草原上的牧民依靠天气饲养牲畜,临水临草而居。然而,在大旱之年,到处草木荒芜。牧民们用他们传统的方法,在山顶上堆砌石头,在部落首领的带领下,在石堆旁祈祷,祈求上天降雨,解除灾祸。

敖包是远道而来的商贾用石头砌成的,作为马驼商队的路标。希拉穆仁草原上的牧民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因为希拉穆仁草原自古以来就是“驼道”的必经之地。敖包是部落在战争时用来传递信息的,其作用类似于中原古战场上的烽火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草原文化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蒙古族敖包祭祀活动在原有的祭祀仪式和形式上增添了许多新的民族文化内涵。

蚂蚁村答疑:祭祀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

敖包祭祀所用的敖包是什么材质的?

沙土

石头

答案:石头。

以上就是蚂蚁村问题答案解析:祭祀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那堆“敖包”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希望大家会喜欢。

另外,蚂蚁农场问题:俗话说“大暑不温不长庄稼”,就是说大暑期间气温不高,降雨量不大?以下哪一项是大暑期间的习俗?你都答对了吗?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4094.html

(0)
chanongchanong
上一篇 2024年6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6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