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十三敖包的发展历史
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有水有草,他们敬畏天地,崇拜自然,信奉天人合一。土默特十三敖包的历史源远流长。清朝时期,位于今固阳县的“克丘十三敖包”是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土默特部将达尔罕、茂名安部从东北迁到土默特部北部时修建的。“克丘”在蒙古语中意为“威武雄壮”。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强旗,土默特左旗于2016年秋将“克州十三敖包”迁至土默川。此前,土默特敖包祭祀已于2012年、2015年分别被呼和浩特市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出倡议:热爱党和国家,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文化旅游资源,为土默特左旗社会建设和人民富裕贡献力量。
民间故事
敖包祭祀的起源,目前尚无证据证明。不过,民间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蒙古牧民过着游牧生活。人们的葬礼一直是天葬。尸体用毡子裹好,放在木制的“勒勒车”上,在草原上漫无目的地行驶,只要尸体掉下来,就埋在那里。牧民们因为思念亲人,每年都想在亲人埋葬的地方吊唁。但在茫茫草原上找不到埋葬地,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埋葬亲人时,带上一头骆驼,在埋葬地放一些骆驼的血。第二年,他们就带上骆驼的妈妈或两岁的骆驼,沿着大致的方向和路线寻找。如果发现母骆驼或骆驼在某个地方不肯前进或哭泣,那就是亲人埋葬的地方。 这时牧民们会堆起几块石头或捧起几把土来祭拜亲人,祈求亲人的庇佑。这一传统一代代流传下来,敖包就此形成。同时,敖包崇拜的形式和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形成了如今的“敖包崇拜会”。
另一说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有关。据说,13世纪时,铁木真经常与蒙古各部落作战,每征服一个部落,便在山上或高处堆起土石,立起旗帜,以示征服。
随着时代的变迁,敖包的内涵逐渐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起初只有一个敖包代表保护神,后来演变为三个敖包:中间较大的一个代表天神,右边的代表地神,左边的代表祖先。七个敖包代表七位迦叶佛,十三个敖包代表十三个武士。
牺牲意义
土默特十三敖包的传统祭祀日是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祭祀敖包的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在牧民心目中,敖包象征着神的地位,代代相传。
牺牲形式
祭祀敖包时,先点燃香火,在坛上献上祭品。然后,按顺时针方向绕敖包三圈(可绕十三座敖包,也可绕主敖包)。每走到主敖包前,都要停下来许愿。绕三圈后,把哈达系在敖包周围的绳子上,然后到坛的右侧,喝奶酒、吃奶食。喝的时候,用无名指蘸酒,敬天、敬地、敬祖先,再将酒洒在地上。吃奶食时,先把第一口献给敖包,剩下的自己吃。
一般情况下,祭祀敖包只限男性,而土默特第十三敖包则男女均可祭祀。祭祀敖包后,会举行不同规模的活动,人们相互交流,讲述土默特的历史文化。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