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与“不惑” 惑:《辞海》释义①.困惑;迷乱

“惑”与“不惑”

惑:《辞海》释义①.困惑;迷乱。《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荀子•非相》:“故乡(向)乎邪曲而不迷,观乎杂物而不惑。”②.欺骗;蒙蔽。如妖言惑众。《荀子•解弊》:“内以自乱,外以惑人。”③.佛教称烦恼为惑。王屮(chè)《头陁寺碑文》:“存躯者惑,理胜则惑亡。”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颜渊》子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因为人活在世界上常会有困惑。《论语•颜渊》中孔子的学生两次要孔子辨惑,孔子两次都提到情绪、情感。第一次孔子说:爱一个人时希望他活,恨一个人时希望他死,既爱又恨,就是困惑。第二次孔子说:一时忿恨,就忘记自身及亲人,难道不是惑吗?

但每个人到四十岁时都能做到不惑吗?在现代社会,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已经成为骨干,压力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做到内心困惑呢?这需要大智慧。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是用加法生活的,什么金钱、名誉、情感等,就像搬新房一样。当敢于舍弃,知道做减法的时候,人才接近不惑的状态。 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儒家和谐之道去思考问题、行事方法。即使外界有不公正、打击、遗憾,自己也能够在社会的坐标上找到合适座位。走到不惑的阶段,人生的标准会发生变化慢慢修正。就是舍掉不想交的朋友、拒绝不想做的事情、不挣不该挣得钱,一切表现出淡定和从容。

年轻的时候需要对奋斗目标进行尝试和实践,然后看成效如何。四十而不惑,并不是说到这时候就什么都明白了,不惑是相对的,是对个人的原则不惑了,对其他的事情当然还会有惑的地方。否则孔子也不会主张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如果一切都十分明了,那岂不是什么都不用在学了?没有困惑的人就是圣人。所以人到中年,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的方向和所要坚持的原则,应该做到不惑!

自己虽然很了解自己的原则,可是别人可能会惑,不明白,别人会说“你干嘛呢?”因此,这个时候自己要一笑了之,不能强迫别人完全了解自己。别人如何想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们可以想象,隔行如隔山,行行出状元,这个行业里再优秀,还是会有人不认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管别人怎么说,应该做的自己要全力以赴。一定要找到自己要做的事,乐以忘忧。接受具体目标的挑战,快乐不仅仅看结果,快乐就在奋进的过程当中。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3887.html

(0)
chanongchanong
上一篇 2024年6月7日
下一篇 2024年6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