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型:有长头型、圆头型两种;吉林南部地区人多为长头型,黑龙江及远东地区(俄罗斯通古斯人)人多为圆头型,即面型宽大,颞叶(眼睛两侧)发达。
2、鼻子:鼻子平直,也就是从眉弓到鼻骨(鼻根)连续,没有明显的塌陷。鼻尖不像白种人那么高,所以从侧面看,鼻子的侧面轮廓不会有大的倾斜角度。
3、眼睛:满族人的眼睛多为黄色或茶色;也有较为珍贵的灰眼,即瞳孔颜色为蓝灰色,在夜晚的灯光下更为明显;在现今的部分锡伯族人群中仍可见到这一特征。
4. 内眦赘皮现象。
5、颧骨结构明显。
6、少数满族人头发、胡须为黄色。
满族,旧称满族,以前又称满族、满洲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在中国各地,以辽宁省最多,其余居住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散小聚的格局。现主要聚居地区有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和若干满族乡。2000年满族人口为1068万人。
传统节日
满族与汉族共享的节日有很多,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还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驼、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半斤节:是满族“族庆”的日子。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下诏正式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洲”,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召开的“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半斤节”。全国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举行纪念活动,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所用的名称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叫“命名日”,有的叫“诞辰日”,有的叫“纪念日”等。
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满族与汉族一样,也有挂灯笼、吃元宵饺子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举行。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地出门,在沙地、冰面上行走,或嬉戏玩耍,这叫“走百病”。
添仓节: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农村满族家家户户煮熟糯高粱米,放入粮仓,用高粱秆编一匹马,插在饭碗上,寓意马驮粮回家,一家人丰衣足食。初一要连加三次新米。有的家庭还用高粱秆做两把锄头,插在米上。东北农村至今还保留着这个节日。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这天早晨,满族各家在院内撒上炉灰,灰路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内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全家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糕”。妇女这天不准做针线活。
虫王节:六月是虫灾多发的季节。过去,辽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每户都会派一人到虫王庙祭拜,宰猪祭祀,祈求虫王避灾、丰收。现在虫王节没有祭拜、扫地等活动,但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晾衣服,以防虫蛀。
中元节:满族把七月十五日定为中元节,又视其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庙宇设殿堂,点灯诵经,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朝东,置一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莲藕等,供月兔。屏风前设八仙桌,上放大月饼。祭祀时焚香叩头,妇女先拜,男子后拜。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秋季中秋节后或农历九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举行祈求药材丰收的活动。过去,在东北满族村落,每逢开山节都会面向长白山,祈祷感谢山神赐予药师丰厚的恩赐。这期间采的人参都会供奉在自家的神龛里。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满族家庭要制腊八醋、煮腊八肉,全家一起吃,并与亲朋好友分享。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每年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
满族:新年期间悬挂旗帜
满族分为红旗、红边旗、黄旗、黄边旗、蓝旗、蓝边旗、白旗、白边旗八个旗子。春节期间,各旗人家都会在自家门口挂上自己的旗子。这些挂旗图案精美,色彩鲜艳,象征着新年的吉祥开始。
礼仪
满族入辽、沈前,善骑射,7岁左右的小孩就练习用木弓箭射天鹅,妇女与男子一样善于鞭笞。满族服饰,男子剃发,辫子束于脑后,穿两边开衩的马蹄袖长袍,腰束带,便于骑射。妇女头梳发髻,戴耳环,穿宽直旗袍和高底花鞋。入关后,满汉服饰逐渐相同,有一段时期,各地妇女穿旗袍十分盛行。过去满族民居一般在院内设有影壁,立有祭祀神的“独杆”。 房屋一般有两间正房,门朝南,外屋有灶,内屋的北、西、南三面有炕。
满族人十分重视礼仪,过去见到长辈要行“大前”礼,男子屈右膝,右手垂于膝下;女子则双手放在膝上蹲下。见到同辈朋友,不分男女,都要行搂腰相见的大礼。满族人以西方为尊,室内不准坐西炕,不准堆放杂物。最重要的禁忌是不能打狗、杀狗,不能吃狗肉,不能用狗皮制品;忌讳客人戴狗皮帽、戴狗皮袖。据说,主要是因为狗在满族先民长期的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的作用,人们不忍吃其肉、用其皮,于是便逐渐形成了这一习俗。
清朝以后的三百多年里,满族与汉族长期杂居。内地的满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没有区别;长城外各地居住的满族,只有在满族居住的偏远村落中,仍有一些满族居民,他们使用满语,保持着满族的一些固有风俗习惯。同时,汉族风俗习惯中也能找到一些满族风俗的元素(包括汉语词汇),但满族人模仿汉族风俗习惯要多于汉族人模仿满族风俗习惯。满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创造的民族,为祖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服饰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欢穿青绿色的长礼服,与过去满族妇女的服饰有很大区别。
满族妇女不缠足,所穿的鞋上绣有美丽的花卉装饰,鞋底中部有10厘米高的木跟。穿上这样的鞋,满族妇女行走时能保持昂首挺腰的姿态。满族妇女的发型变化很大,少女时,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到出嫁时,要把头发编成辫子,扎成单髻。婚后的发型有很多种,有双髻、单髻等。双髻发型把头顶的头发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面的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的髻梳成燕尾状,延伸到小腿后面,使颈部始终保持挺直。因此,满族妇女行走时显得更加高贵端庄。
满族服饰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穿着的服饰。其剪裁朴素,圆领,宽前后襟,窄袖,由四片裁制而成,开衩较长,便于上下马;袖子窄,便于射箭。因袖子上附有马蹄形袖护,故又称马蹄袖。满族人逐渐离开骑射事业后,马蹄袖便成为一种装饰,放下马蹄袖仍是满族人向长辈和尊贵的人表示敬意的一种礼仪。妇女的满族服饰比男子的满族服饰装饰性更强,衣领、前襟、袖口均有绣花。随着时代的变迁,满族服饰的款式也有很大的变化,由四片裁制改为两片裁制,成为现代的旗袍。 旗袍能很好地展现女性的身材曲线。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下穿的背心,上面绣有精美的花纹。满族妇女穿着旗袍跳宫廷舞蹈。男子穿着传统的满族旗袍,包括箭袖长衣和背心,还有满族男子的帽子。
满族男女对头饰十分讲究,尤其是妇女的头饰。成年后,留发束成髻。髻式有架髻、叉髻、两髻等,还用金银簪子和各种花朵装饰。满族妇女平日戴平顶帽。帽子用绒布或皮革制成,上绣云纹,有檐,后系大飘带;青年妇女喜戴扇形冠,冠为黑色,用绿绒、素缎或纱织成,又称“旗头”。满族男子通常戴小帽、毡帽:小帽又称散帽,俗称“瓜皮帽”,用六瓣黑缎织成,帽顶有结子或珠子,六瓣缝在一起,象征天下大一统和吉祥如意。 满族(女真族)的特征和风俗习惯 满族(女真族)的特征和风俗习惯。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