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代斗茶到安溪茶王赛:茶俗的传承与发展

茶王的精神,在“王”,更在“茶”。

斗茶风俗盛行,福建安溪在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至清末民初,斗茶已发展成为安溪民间、村落、官方的茶王竞赛,在一定范围内,选出色、香、味、形综合评分最高的茶叶,称为“茶王”。

《斗茶图》(图片来自网络)

但进入近代,大多数地区的斗茶习俗已逐渐衰落,只有安溪一带仍保留着盛行。

每到茶季,产茶乡镇,不管是不是茶铺,每家店门口都会摆放评茶桌,三五人围在一起品茶、饮生茶。虽然好茶一般都会被截留在茶农家中,很少流向街头,但这丝毫不减安溪人评茶、比茶的风气。

刚吃完晚饭的林水天坐在茶桌前,面前摆着一排茶碗,不一会儿,六七个人围坐在桌边,各自从口袋里掏出一杯茶,说道:“尝尝我的。”喝了一轮又一轮,谁家的茶更好喝?没有定论,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喝,一起聊天。

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安溪茶王大赛成为推广安溪乌龙茶的文化产品。“茶王”得主可获奖金,并可乘坐“茶王轿子”在锣鼓声中巡游街头。“夺得茶王,如中状元般光荣!”村民蜂拥上街看热闹。同时,茶王大赛还加入了茶艺、茶歌、舞蹈等表演元素,以鼓励各方关注和参与。

入选的“茶王”将由主办方进行拍卖或包装售卖,提升茶王本身的文化价值,进而提升安溪铁观音的知名度和售价。

除了评选品质最优的“茶王”,还有评“茶孙”的活动,这其实是茶季过后茶农之间的交流。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茶叶来泡,不用贴编号。别人评自己的茶时,会分析制茶过程中哪个环节没做好,出现了什么问题。在来来回回的交流中,大家都希望明年能泡出更好的茶。

同样,茶王赛举办的初衷也是为了提高茶叶的品质,但在比赛机制上,参与茶王赛的茶样除了参赛者自己制作的茶样外,还可以购买茶叶。

对于泉州的茶商来说,他们的茶不是自己泡的茶,而是最近从别人手里买来的茶。对于苏先生来说,他们的茶可能是别人因为尊敬权威而赠送的好茶。对于永斌师傅的徒弟、隔壁村的好朋友来说,他们的茶可能是自己最近泡的、比较满意的茶。总之,从口袋里掏出的这一杯“我自己的”茶,是“我”的表达……(摘自《物与人:安溪铁观音人文调查与研究纪实》,王明明、孙静主编)

那么,如果评选茶王不需要考虑制茶人,那么比拼的究竟是茶本身的品质,还是制茶人的手艺?另一方面,茶王大赛的泛滥,以及“专业奖得主”的出现,让大赛结果的说服力越来越低。这些问题,都在考验着安溪茶王大赛文化的延续。

但不管怎样,茶艺大赛的初衷,是在不断的交流中,通过反复的冲泡、饮用对比,提高茶园管理意识、制作技艺和品鉴水准。正如《茶源地理 安溪》一文所说——茶王精神,在于“王”,更在于“茶”。

部分文字摘自《茶叶产地地理·安溪》

摄影:林可欣

和茶艺师一起喝茶吧

《茶原产地地理 安溪》现已上线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3652.html

(0)
chanongchanong
上一篇 2024年5月30日
下一篇 2024年5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