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1907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县(今梅州市)一个贫困家庭。 父亲朱申元是一名私塾教师,母亲彭兆梅是一名搬运工。 朱云清七岁入私塾,后转入梅县官立学校。 1921年,他跟随叔叔朱秋到印度尼西亚工作。 1924年回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
在黄埔军校,朱云清刻苦学习军事知识。 他还努力学习革命理论,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并加入了军校进步组织“青年战士联合会”,成为该组织的积极分子,积极与右翼分子进行斗争。军事学院。 斗争。 1925年10月,黄埔军校学生参加国民政府发动的第二次东征,打败反动军阀陈炯明。 朱云清在战斗中的机智和勇敢受到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赞扬。 同年,朱云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1月,朱允炆从黄埔军校毕业后留在广州从事革命活动。 今年秋,任中共北江特委委员,负责主持北江农业军事学校。 他与于鲁伟、何文明等同学一起抵达韶关。 在中共北江特委领导的支持下,他白手起家创办了北江农业军事学校,任校长。 1926年11月至1927年2月,北江农业军事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一期训练班,学员共97人。 学员毕业后返回各地,不少人成为农民自卫军各级干部,为加强和改进北江各地农民自卫军的领导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后,朱云清继续主办第二期培训班,招募了160多名优秀年轻人。
3月,曲江县龙归乡武装地主袭击龙归农民协会,杀害农民协会成员23人。 朱云清闻讯后,立即带领北江农业军校第二批学员,配合当地农民自卫军,打败反动地主武装,打击敌人气焰,为农民伸张正义。协会。 由于农民军校学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经常深入实践,帮助农会解决困难,支持农民运动,赢得了附近农民的好评和支持。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月十二”反革命政变后,广州国民党反动派策划了“四月十五”反革命屠杀。 由于局势紧张,朱云清带领北江农武学校第二批学员前往南雄县继续训练。 4月底,广东北江农民军在韶关宝灵寺举行北上进军宣誓大会。 朱云清率领来自南雄县的第二批北江农业军校学员,加入湖南郴州周其健领导的北江农业军大队。 受到湖南农民的热烈欢迎。 当时湖南反动势力比较猖獗,强烈反对农民运动。 北江农民军到达后,坚决支持湖南农民的斗争,镇压郴州地区各地反动地主武装,实行减租减息。 不久,朱云清率领北江农民军继续北上,于1927年6月15日到达武汉。随后,朱云清担任武汉农政培训班主任。
1927年9月,朱云清参加了震惊全国的秋收起义,并随起义部队前往井冈山。 1928年夏,朱云清任红四军第31团团长。 在毛泽东、朱德的直接领导下,率领31团指战员参加了草石坳、龙源口等著名战役,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黄洋界之战是井冈山斗争中的著名战例。 具有重大政治和军事意义,在井冈山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当时年仅21岁的红四军第31团团长朱云清是这次战斗的主要组织者和指挥者之一。
1928年8月下旬,毛泽东率红31团3营前往湘南加入红军大队。 朱云清和31团党代表何婷英率31团1营留守井冈山。 此时,湖南、江西两省之敌见井冈山根据地兵力不足,以为有机可乘。 他们纠集了四个团的兵力,分成两路进攻黄洋界,企图一举摧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黄洋界是井冈山的北大门。 它有剑一样的山峰和悬崖。 与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泡桐岑合称“五前哨”,构成了保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道高耸的天然绿幕。
井冈山军民得知敌人大规模入侵的消息后,立即紧锣密鼓地做好战斗准备。 8月29日,朱云清、何婷英会见第31团一营营长陈义安、第32团副团长袁文才、副团长王佐、边区特委书记杨开明、宁冈县委书记龙朝清等。 ,聚集在大境的三十一团司令部,召开战前会议,商讨迎敌策略。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红军指战员纷纷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最后,朱云清总结了大家的意见,坚定地说:“兵将阻挡,水将淹没,天时地利人和,决战必胜!” 他站起身来,开始在作战地图上进行战斗布置。 :31团1营主力2个连和山上地方武装守卫黄洋界,阻挡湘敌吴尚3个团的进攻; 32团2营分兵守卫桐木岑、双马市、八面。 设立鄯善、朱砂冲等哨所,防止江西之敌入侵; 32团1营在山下牵制、骚扰敌人。
“为了更好地阻击敌人,我们需要在黄洋界周围的沟壑里填满竹钉,让敌人吃不到它们,走来走去!” 朱云清看着特委书记杨开明,说道:“能不能请特委动员老人们去做一些竹钉?”
“这个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 宁冈县委书记龙朝清急切地说。
“好的!” 朱云卿高兴道:“我们赶紧分手吧!”
各营连部分别召开干部大会、战士大会进行战斗动员,还在大井等村召开了群众大会。 经过动员讨论,井冈山军民斗志昂扬,信心十足。 朱云清、何婷英等指挥军民挖壕沟、插竹钉、搬运石块、修筑工事。 一夜之间,他们加固了黄洋界哨所,在原有基础上构筑了五道防线:第一道是竹钉阵,山坡上的草地上布满了竹钉。 这些竹钉在锅里炸过,还泡过尿,既坚硬又有毒; 第二条线是砍伐竹树和栅栏障碍物; 第三行是滚木滚石; 第四条通道是一条四五英尺深的沟渠; 第五通道是用石头砌成的射击掩体。 就这样,井冈山军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铁墙。
8月30日8时左右,浓雾刚刚散去,敌军开始进攻黄洋界。 朱云清带着31团1营营长陈以安来到阵地。 他冷静而威严。 敌人一上午发动了三次进攻,均被井冈山军民击退。 下午,硝烟弥漫的战场暂时平静下来。 敌人三次进攻均未成功。 许多士兵被竹钉刺伤、被石头砸伤,黯然神伤。 然而,敌人仍然不甘失败。 他们重新集结,增派兵力,希望在天黑前攻克黄洋界哨所。
井冈山军民利用战斗间隙,抢修工事,研究下一步作战计划。 朱云清认为,这次敌人敢进犯井冈山,主要是因为毛同志和朱司令不在。 如果我们假装毛政委和朱司令率领的红军旅已经返回井冈山,就可以让敌人蒙头掉头,然后彻底击败敌人。 众人一致同意朱云清的意见,纷纷讨论起迷惑阵的具体方法。
下午4点左右,敌人发起第四次进攻。 提前做好埋伏准备的红军阵地上,冲锋号角响起,枪声、杀戮声此起彼伏。 朱云清随即命令战斗人员在哨所最高处安装唯一的迫击炮,向敌人连发三发炮弹。 一发炮弹击中敌指挥所,使敌军惊慌失措,一片狼藉。 。 这时,躲在哨子前的红卫兵和暴徒,手里拿着红旗和长矛,冲向附近的山头。 到处红旗飘扬,喊声震天,犹如千军万马。
敌军听到炮声、枪声、杀叫声,吓得魂飞魄散,以为红军主力已返回山中,连夜仓皇逃窜。 江西敌一个团听说湖南敌撤退,也慌忙撤退。 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
1929年1月,朱云清跟随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 在毛泽东、朱德亲自指挥的大白地、长岑寨等战役中,朱云清率领第31团承担了主攻重任,立下了赫赫战功。 3月,红四方面军在长汀整编,将原团编制改为纵队。 红31团改编为第三纵队,朱云清调任红四军参谋长。 1930年8月,红第一方面军在湖南永和成立。 朱云清历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红四方面军参谋长。
1930年底,蒋介石调集10万余兵力,以江西省主席卢迪平为总司令,第18师师长张惠瓒为前线总司令,发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 在第一次反“围剿”中,朱云清坚决执行毛泽东“诱敌深入”和“退根据地作战”的方针。 红军主力返回宁都县黄陂、小埠地区后,朱云清与毛泽东同住一室。 他随时了解敌人动向,研究我军兵力部署,经常日夜工作。 协助毛泽东、朱德部署指挥龙岗战役。
12月29日,张惠瓒拼命执行蒋介石的“长驱直入”政策,以夺取先机胜利,率敌第十八师从东固进攻龙岗,企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击红军。 毛泽东得知这个信息后,非常高兴。 他对朱德说:“张惠瓒亲自找上门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歼灭张师的运动!” 随后,毛泽东、朱德、参谋长朱云清共同研究歼灭张惠瓒。 分工计划。
“张会展到达龙岗后,明天肯定会挺进军部。” 朱云庆道:“龙岗与军部的连接,必须经过黄竹岑,敌军东进,必攻此山。”
“好!我们从龙岗到黄竹岑埋伏张惠瓒!” 毛泽东坚定地说:“红军一部分部队负责正面进攻,红军第十二军从后面进攻龙岗。”
朱云清立即根据毛泽东、朱德的作战计划,绘制了作战战略图。 毛泽东要求朱云清立即传达命令,按照作战计划部署部队和将领。 朱云清立即骑上快马,率领侍卫排,连夜出发。 当时,红军刚刚进驻军部及其以北地区。 朱云清还没有收到红三、四方面军的扎营报告,也不知道他们驻扎的具体位置。 朱云清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和多年的带兵经验,很快找到了红三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并指挥部队按照作战计划及时伏击各个战略阵地。
12月30日上午,龙岗至黄竹岑山区,晨雾飘散,霜打枫树,树叶落满地。 敌军一早从龙岗出发,摆出长蛇阵向东挺进。 上午9时许,敌先头部队到达黄竹岑附近时,遭到埋伏在附近的红军的迎面袭击。 此时,红军前面只剩下一个团了。 敌人蔑视红军,不断攻击红军。 战斗变得越来越激烈。 到下午3时,张会战率领的4个团全面部署,从多个方向攻击红军阵地。 此时,朱云清正按照毛泽东、朱德的部署,命令红十二军从敌后发起进攻,抢夺敌人的退路。 红四军、红三军的部队也如猛虎下山一般,从龙岗以北的高山上呼啸而下。 眼看着红军被铁墙包围,敌军阵地顿时大乱,整个战线崩溃了。 经过激战,歼敌近万人,张惠瓒被生擒。 随后,红军乘胜追击,歼敌谭道元师半部,剩余敌军陆续撤退。 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正确领导下,成功地粉碎了蒋介石策划的第一次“围剿”。 朱云清在协助毛泽东、朱德制定作战计划、沟通实施作战部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当中央红军制定第二次反“围剿”计划时,朱云清病重,住进江西省吉安县东固医院救治。 1931年5月22日,在医院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他去世时年仅24岁。
朱云清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称赞他是“得力助手”。 他的英勇斗争将继续激励人们勇敢前进。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