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元是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0级硕士生。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期刊论文3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 曾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毕业生、重庆市文学艺术活动先进个人、重庆大学优秀人才。 毕业生及其他荣誉; 获得国家奖学金及其他各类奖学金6项; 荣获“创青春”中国青少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三等奖、重庆大学2021年研究生羽毛球联赛第二名那一年。
路崎岖而漫长,追随梦想,向着太阳而活
杨森元本科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当大四面临就业和学习的岔路口时,他和大多数人一样,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即将与公司签约的前一天,杨森源接到了宝骏的消息。 最初他认为就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与家人、老师、辅导员、领导等商量后,杨森源选择继续读研究生。 通过主修电气工程来扩展您的知识。
在杨森源的学习过程中,论文是他非常重视的一个部分。 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他有自己的流程,通过思考和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论文。
一方面,杨森源经常关注科技前沿动态,关注一些与自己方向相关的学术微信公众号,了解和研究上面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给自己带来新的想法研究。 同时,他也喜欢总结。 他读完一篇文档后,总结并记下其中的创新点和结论,并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总结自己的想法和近期进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杨森源非常重视沟通的力量,经常与导师、同学沟通,整合信息、交流思想,从而给自己提供更多的灵感。
杨森源的研究生时期并不是一帆风顺,学习科研的过程充满了艰辛。
去年夏天,杨森源连续一周熬夜写论文。 由于需要准备样本,他几乎一整天都呆在实验室里,有时甚至连吃一口的时间都没有。 “这个过程很辛苦,成果来之不易,也让我知道真正的科学研究真的是一个克服困难的过程。”杨森源说。 “我希望为电力建设和新能源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实验室之外,杨森源热衷于志愿服务。 自本科学习以来,他总共志愿服务了600多个小时。 2019年在重庆举办的全球科学家峰会上,杨森源担任志愿者队长,负责会场布置、人员接待等。2020年疫情期间,他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志愿服务了一个月,帮助统计居民信息和社区义务; 每个月,杨森源都会花两到三天的时间在重庆科技馆做志愿者服务,为一些孩子科普知识。 在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不断提升自己,收获快乐。 “在发现自己、奉献自己的同时,我可以收获更多的微笑和友谊。”杨森源说。
在困难的日子里寻找浪漫
离开学校后,杨森源也将面临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 他的朋友圈写着“在艰难的日子里寻找浪漫的源泉”。 对他来说,在困难的日子里寻找浪漫的源泉可以是徒步旅行、感受海风、碧波,或者是环保活动。 100公里的大骑行。
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屡屡遭遇阻碍,杨森源会不断肯定自己,不让负面情绪占据上风。 去年,我的毕业论文、实验等工作陷入停滞,这让我处于一个非常焦虑的阶段。 面对压力,杨森源采取的措施是自我肯定:“感受世界的美好,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态去克服困难。”
“睡个好觉,跑步,打羽毛球,让自己出一身大汗。” 杨森源常常用这样的方式发泄自己所有的委屈和辛酸。 杨森源通常会离开坐了一整天的办公室,到操场上走几圈放松一下。 周末,他会带着相机,骑着摩托车扫街,给小狗小猫拍照,记录生活。 有时他也会去歌乐山,那里空旷无人的地方,记录一下最近遇到的事情。 大声说出你的烦恼,在另一个维度与自己对话; 有时你会跑到河边,听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我特别喜欢江边和海边。”杨森源说。 “听到海浪的声音是一种反思。精神的净化和情感的释放。”
“有限的时间,无限的可能性。” 杨森源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无限的可能性,发现自我,突破自我。 他希望自己能够快乐、健康、充实,并保持敢想敢做的激情。 正如他在《借给我》中提到的歌词:“借给我,无论明天,都凶猛鲁莽”。 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保持健康,保持自信,保持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让你的灵魂永远充满能量。 浪漫、自由的氧气。
策划:宣传部、科研工程部
撰稿:刘不为、杨新月
摄影:洛依农谷国立大学 翟林一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