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记载,成道的僧人死后,火化后会留下一些圆形的石头状物件,称为舍利物。
遗物的由来
印度有一种习俗,死后,后代会把火葬得到的骨灰和其他东西放入金属、石头或陶瓷容器中,埋在地下。高出地面的部分称为塔,塔具有高的意思。此外,这些高僧的器皿供奉在房子里,也被称为宝塔,舍利和宝塔是印度人崇敬的东西。
“舍利”一词起源于印度的梵语,在佛教中,僧人死后留下的头发、骨头和骨灰被称为舍利,舍利是指高僧死后将遗体火化而形成的五颜六色的珠状晶体。
不同颜色的珠子有不同的名称,黑色晶体是头发遗物,白色晶体是骨遗物,琥珀晶体是脑遗物,红色晶体是肌肉遗物,还有透明的舍利物。
在佛教中,舍利具有重要意义
传说释迦牟尼领悟了佛道,在菩提树下转世为佛,最后只剩下几颗珠子,都是舍利子。因此,佛教信徒认为,舍利是高僧证悟成佛后的圣舍利,非常珍贵。
有详细的历史记载,据说当时释迦牟尼死后,由于信佛人数众多,舍利更加受到追捧和崇拜,印度的八个小国不由自主地争夺释迦牟尼留下的舍利,最后这些舍利被埋葬在十个地方。
公元前185年,婆罗门教和佛教处于激烈的冲突和斗争中。古印度联合王朝的姆塔拉国王被谋杀,婆罗门被确立为国家教师,企图彻底摧毁和破坏佛教的地位,迫使一些僧侣和尼姑带着寺院的遗物逃离。
这时,为了防止珍贵的佛物被抢走,一些僧人甚至割下自己的肉皮,将舍利藏在自己的肉皮之间,然后缝合伤口后逃国。
当佛教传入中国时,佛陀舍利仍然保持着同样的地位。直到现在,中国还保存了许多佛陀遗物。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佛骨遗物、北京灵光寺供奉的佛牙遗物、杭州雷锋塔地下宫殿的蜗牛毛遗物。
遗物的神奇传说
事实上,有一个关于遗物的神奇传说。很久以前,一位老人在街边给一个叫花子的男人送了一顿饭,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他给了老人一把舍利,并说舍利只能送给那些命中注定的人,得到舍利的人也会因此而得到祝福。花子之所以相信这种说法,是因为遗物已经在他身上得到了验证。
原来,这个花子本来就是一个富有的企业家,但正因为如此,他总是对别人傲慢自大。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位出家前非常淫乱的和尚那里得到了一些舍利,出家后,他凭借着强烈的专注力,从未违背过情欲的戒律。
收到遗物后,他的事业走下坡路,他明白了自己的傲慢。于是花子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选择环游世界,将遗物送给那些命中注定的人。在徘徊的过程中,他渐渐明白了舍利的意义,这其实就是对专注力的考验,如果你完全能够控制自己,那么你的成就就会翻倍,否则会受到一些惩罚。
师傅和高僧的经历非常相似,听了召唤花子的经历后,我也明白了自己成为命中注定之人的原因。师傅听说了,他拿走了舍利,从此心里就有了这样的目标,一直专心修炼,确实受益匪浅。
除了这些故事之外,还有很多神奇的传闻,有人说,如果遗物遇到命中注定的人,就会生出许多小遗物。这些故事和谣言都充满了浓厚的佛教色彩。于是,大家开始好奇这些神奇的遗物是怎么来的,关于它们的来历也众说纷纭。
关于遗物起源的猜想
佛教说舍利与人的灵性功德有关,他们认为舍利是菩萨修行和“戒智”的功德所培养的,是心佛结合的体现,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
而且因为每个人的斋戒意图和慈悲的加持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得到的舍利也是不同的。也是因为一些高僧的舍利极其坚硬,锤子无法砸碎,这也意味着佛陀的金刚身是坚不可摧的。
有些人认为遗物是体内的一种石头,但这种信念很容易被推翻。因为结石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所以平时喝酒、吃油腻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更容易患上结石。
众所周知,僧侣戒律严格,平日戒肉戒酒,每天饮食非常清淡健康,得结石的概率显然很小。
此外,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和胆汁色素,虽然这些物体在人体内显得非常坚硬,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但实际上,它们的化学本质是含钙物质和金属盐沉积物,敲击时会破裂,不耐高温。而且,能够留下舍利的僧人,生前都是极其健康长寿的老人,从未遭受过如此剧烈的痛苦。
有人认为,这种遗迹形成的原因,是天天吃素,身体会消耗大量的植物纤维和矿物质,而这些碳酸盐和磷酸盐经过新陈代谢后,会以沉淀的形式在人体内积聚形成晶体。
此外,舍利的来源被放置在一些佛教珠宝和高僧佩戴的其他装饰品中。这些宝石与僧侣一起火化,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尸体的火化温度极高,在如此高温的作用下,二氧化硅能与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遗物很可能是通过这种化学反应得到的化学产物。
毕竟民间猜想比不上科学家的专业研究和分析,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科学家是如何看待文物的。
科学解释
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科学家观察了一岁到近百岁的人死后获得的人体骨骼,并采集了样本进行热诱导实验。在200摄氏度至200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骨骼逐渐变暖并加热一段时间以观察变化。
实验观察结果如下:
在200摄氏度时,骨骼变形、收缩和碎裂,在400摄氏度时,骨骼中的有机物开始重新组装,在600摄氏度时,骨骼结合成各种形状的晶体,包括圆形、三角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
后来,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重结晶变得越来越明显,晶体开始生长。直到 1,600 摄氏度,这些晶体逐渐熔化形成球形。由于微观结构的变化,骨骼的碳酸钙与盐结合,这些球体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颜色。
此时,当实验达到1600摄氏度时,“遗物”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舍利物的出现并非偶然,也与佛法功德无关,只要火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度足够高,那么每个人都能形成这样的小石头。
总结
虽然在科学的解释下,任何物质的产生都有因果关系,失去了神秘感,但对于信徒来说,这个物体的意义远不止是普通的化学产品,它更多的是来源于一种心理信念和动机。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