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屈原、伍子胥和曹娥端午节纪念和由来的说法

对于端午节纪念和由来的说法,最多的就数屈原了,可是除了屈原还有其他不同说法。那么,端午节是纪念谁的?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纪念谁?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般有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之说,但其中以纪念屈原影响最为广泛。

1.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圣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主张提拔人才、赋权富国强兵,主张联齐抗秦。 但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 屈原被罢官,逐出京城,流放到沅水、湘水。 在流亡期间,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他们风格独特,影响深远(故端午节又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克楚国都城。 眼见祖国遭到侵略,屈原心痛不已,但仍不忍心抛弃祖国。 5月5日,他写完最后一部作品《怀沙》后,冒着生命危险,抱石落入汨罗江身亡。 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爱国乐章。

相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 渔民们划着小船,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一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扔进江里,说等鱼、龙虾、螃蟹吃饱了,就不会再咬屈大夫的尸体了。 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 一位老医生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说是为了打晕龙水动物,以免伤害曲医生。 后来,为了怕饭团被龙吃掉,人们想出了用苦楝叶包裹米饭,再用彩丝包裹的办法,这就发展成了粽子。

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纪念伍子胥

广为流传于江浙地区的第二个端午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是楚国人,他的父亲和兄弟都被楚王所杀。 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赴吴国,帮助吴国攻打楚国。 经过五战,进入楚国都城郢城。 当时楚平王死了,子胥挖了坟墓,鞭打了三百具尸体,为父兄报仇。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 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 越国战败。 越王勾践求和,夫差答应了。 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屠杀了他。 他受到越国的贿赂,用谗言陷害子胥。 夫差信了,送给子胥一把剑,子胥也随之死去。 子胥是一个忠诚的人,视死如归。 临死前,他对邻居说:“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京东门上,看越军入城灭吴。” 随后他自杀身亡。 他听后大怒,下令于5月5日将子胥的尸体用皮包起来,扔进河里。 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3.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溺父的故事。 曹娥,东汉上虞人。 她的父亲在河里淹死了,她的尸体已经好几天没有见到了。 当时,她的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日夜沿河哭泣。 17天后,他又于5月5日投河自杀。 五天后,他取出了父亲的尸体。 这件事被传为神话,传到县令,命杜尚为之立碑,弟子邯郸淳写奏表颂之。

孝女曹娥墓位于今浙江绍兴。 后世相传曹娥碑为晋夷王所书。 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祠。 她居住的村镇更名为曹娥镇,曹娥为父亲殉难的地方被命名为曹娥江。 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一词来源于闻一多的《端午节》和《端午节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族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主要原因是:(1)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吃粽子和赛船,都与龙有关。 扔进水里的粽子常常被龙偷走,而龙舟则是用来渡渡的。 (2)摆渡比赛与古代吴越地区的关系尤为密切,吴越人还有剪发、纹身“似龙”的习俗。 (3)古代民间有五月初五“缠彩丝”的习俗。 这应该是“龙子样”纹身习俗的遗风。

邪恶的日子。 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为凶日。 相传这一天邪邪当道,五毒同时出现。 据《礼记》记载,端午节起源于周代的沐浴兰花。 《吕氏春秋》“仲夏”篇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夏小正》记载:“这一天,贮药以祛毒气”。 《大戴礼》记载,“五月五日,以兰沐浴”。 民间有很多沐浴辟邪、认为崇武为死日的传说。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历史上著名的孟尝君诞生于5月5日。 父亲要求母亲不要生他,认为“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长得比家人大,就会受到父母的伤害”。 《风俗》不详,“相传若五月五日生子,男则害父,女则害母”。 《论衡》作者王充也记载:“忌养正五月子;不许与正五月子杀父、母。 ” 东晋将领王镇恶出生于农历五月初五,祖父给他取名“镇邪”。 宋徽宗赵佶出生于农历五月初五,自幼被寄养在宫外。 可见,在古代,把五月初五视为凶日是一种普遍现象。 可见,自先秦以来,这一天都是不吉利的日子。 如此一来,这天种菖蒲艾叶驱鬼、熏白术当归、喝雄黄酒祛疫就顺理成章了。 而人们也避“端午节”的禁忌而称其为“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别称你知道多少?

据统计,端午节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名称最多的,有20多个名称,堪称最流行的节日别名。 如端午节、端午节、端阳节、崇武节、崇武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嫦娥节、蒲节、端午节、浴兰节、粽子节等。

据《荆楚纪年》记载,端午节因盛夏登高时正值盛夏,上有顺阳,故称端午节。 五月正值盛夏,正午是顺阳登山的好天气。 “端阳节”。

端午节属于十二支。 农历五月为戊月。 吴与吴发音相同,吴与吴同。 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崇武节”或“崇武节”。 有的地方也称“五月节”。

古人认为,5月5日,太阳当空,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天中节”。

沐浴兰节的端午正值盛夏,正是皮肤病多发的季节。 古代有用兰草汤沐浴以去污的习俗。 汉代《大戴礼》云:“午时兰花汤浴”。

粽子节时,古人在端午节吃粽子时,会玩一种游戏,比各人解开的粽叶长短,以长辈获胜,所以又称“粽子粽子”。节日”。

《万树杂记》妇女节榜:“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绳,戴艾叶,佩五毒符。五月初一至五,万俗盛装打扮。”小姑娘们,出嫁的姑娘们也纷纷回宁,因为这天被称为“妇女节”:“5月1日至5日,燕京家家户户都装饰自己的小姑娘,她们都很漂亮,被称为女儿节。”

古人认为“重五”是忌日,五毒皆泄。 因此,端午节习俗多为驱毒,如在门上挂菖蒲、艾叶,故端午节又称“菖蒲节”。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2724.html

(0)
chanongchanong
上一篇 2024年4月29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