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19-21点):狗开始守夜,所以许氏是狗。
亥时(晚上21-23点):据说晚上21点到23点是世界最混乱的时候,而猪爱睡觉,混乱不清,所以亥时是属猪的。
文章插图
这样一天的12时辰就排列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后来,它被应用到十二生肖上。
【十二生肖的由来及排序】以上三种解释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十二生肖的排列。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民间有很多传说。 这些传说的流传,一方面丰富了十二生肖。 另一方面,推动生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酉金、狗、猪。
世界上有很多动物。 古人为何选择这12种动物作为生肖? 他们的顺序是如何确定的? 据专家研究,主要是因为这12种动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比如,虽然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却是我们远古祖先——中国人的图腾。 当时,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人们无法解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于是在想象中勾勒出一种具有综合神力的动物——龙。
人们将其视为祭祀之物,祈求龙为人们带来吉祥,来年吉祥如意。 就这样,龙就成为了今天的十二生肖之一。 为什么当今人们如此喜爱的猫却没有被列入十二生肖呢? 那是因为,自汉代以来,就没有人在家里饲养野猫了。 猫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据考证,我国直到汉明帝以后才出现家猫。
对于生肖排列问题,大致有三种解释。
文章插图
一是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生肖排列。
汉族民间故事说:轩辕皇帝想选十二种动物作为宫廷侍卫。 猫让老鼠去报名,但老鼠忘记了。 结果猫没有被选中,从此他们就成了敌人。 大象也来报名,结果老鼠钻进象鼻,把它赶走了。 其余的动物本来都推牛,结果老鼠跳到了牛角上,所以老鼠排在了第一位。 虎、龙不服,被封为山王、海王,排在鼠、牛之后。 兔子不服,与龙赛跑,但最终还是跑到了龙的前面。 狗对排名不满意,一怒之下咬了兔子。 为此,他受到了处罚,排名倒数第二。 蛇、马、羊、猴、鸡、猪经过一番竞争,也一一排列好位置,最后形成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 命令。 虽然这个传说并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但它反映了人们渴望解释十二生肖选择的愿望。
文章插图
第二种是根据动物脚趾的奇数和偶数来排列。
据说牛有四个脚趾,被认为是均匀的; 老虎有五个脚趾,很奇怪,是跟在牛之后的。 兔子有四个脚趾,而且是均匀的; 龙有五趾,为奇数; 蛇没有脚趾,可以算偶; 马为一 脚趾为奇数; 鸡有四个脚趾,脚趾均匀; 狗有五个脚趾,很奇怪; 猪有四个脚趾,而且是均匀的。 只有老鼠是特别的。 前脚的四个脚趾是偶数,后脚的五个脚趾是奇数。 它的脚趾有奇数和偶数,放置不方便,所以排在第一位。 但为什么不排在最后呢? 其余的动物都有偶数或奇数脚趾,那么它们如何确定它们的排列呢? 这个理论看起来不太有说服力。
三是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释了地支与动物的关系。 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释了时、节气、月、年的确定,这是古人观察天象、测量风霜雨雪的结果。 首先,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文章插图
子时(晚上23点—1点):据说,老鼠是半夜最活跃的动物,所以生肖是半夜鼠。
丑时(半夜1点到3点):相传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是牛。
寅时(半夜三点到五点):“寅”字的意思是恐惧。 古人最害怕的动物是老虎,所以寅食就是老虎。
卯时(早上5点到7点):据说这是“大阴”(即月亮)的时间。 传说月亮里有玉兔,所以卯时是兔。
辰时(早上7-9点):传说此时是龙下雨的时候,所以辰时是龙。
四时(上午9点至11点):据说此时蛇爱用草作掩护,所以四时是蛇。
中午(上午11点至13点):中午时分,阳气达到顶峰,阴气开始升起。 正值马匹驰骋之时,故生肖午为马。
围石(下午13-15点):相传羊在围石吃的草有很强的再生力,所以围石是羊。
申时(15-17pm):天色已晚,猴子要打鸣了,所以申时是猴子。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2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