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与弘扬现状调研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弘扬现状调查

作者: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研究团队(团队成员:胡宇、沙耀、庄约翰逊、施文婷、赵平光、庄万里)

编者注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部署了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发现、可利用的重要资源乡村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驱动因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地涌现了一批保持民族特色、承载民族文化、凝聚民族力量的传统民俗节日和文化活动。 鉴于此,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研究团队从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出发,重点关注各地民间节日文化的传承现状。 他们先后走访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江西省富县等地。 深入梁县等地考察,分析我国民间节日文化活动创新模式和存在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民间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提出对策建议。

2021年中国龙舟赛在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举行。 新华社

春节期间,游客游览江苏淮安储秀园。新华社

游客在陕西省西安市永兴坊品尝腊八节特产。新华社

山东青岛的小女孩展示虎年传统生肖糕。新华社

山东古城台儿庄举行“龙抬头”开河仪式。新华社

元宵节期间,挂灯笼、猜灯谜、围篝火,欢度元宵节; 中秋节,剪纸、看皮影、听戏、团圆。 春节期间,逛庙会、参加年货集市、看社区生火、吃年夜饭、过年……在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游客可以体验到浓浓的年味。传统村落终年充满民俗节日气氛。

“过节不就是有气氛吗,这里年味十足”“体验了关中民俗,浓浓的烟花味真好”“让孩子们体验地道的陕西人年俗”……袁家村通过“修旧如旧”老街区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打造“关中印象体验地”民俗文化品牌,举办“唐风清凉节”、“中秋节” “诗词节”、“春节庙会”等沉浸式、体验式、场景化的民俗文化活动,游客流连于民俗街道、工艺作坊,感受乡村民俗风情,体验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民间节日具有强烈的仪式感和较高的群众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生生不息、生生不息的基础。中华民族的发展。 的丰富营养。 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传统民俗节日的传承和弘扬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1、民间节日种类繁多,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民间节日复杂、丰富、多样。 例如,按照民族,我国有区域性民族节日(如泼水节等)和民族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按节日对象分,有青少年节(如彝族的娃娃节)、老年节(如重阳节等)等。

如果按照节日主题来划分,节日可分为农耕、庆典、祭祀、纪念四大主题。 其中,农业节日主要集中于农、林、渔、猎等生产活动的习俗,常表现为一定的祭祀活动,如汉族立春时的“春猎牛”活动。 、壮族的春耕牛王节、彝族的采药节。 ; 庆祝节日,很多地方都以放灯笼、唱歌、应酬等喜庆的社交活动来庆祝节日,其中最热闹的无疑是各民族的“过年”; 祭祀节日和纪念节日主要以祭祀天地为主要内容,祭祀神灵、祖先,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些众多、丰富的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节日的文化内涵。 它们的内容多种多样,有服饰、饮食、礼仪、娱乐等文化内涵,与人民传统生产、生活紧密结合。 它们的形式多种多样,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 春节期间,年夜饭有“北饺子、南汤圆”,南北各有喜好; 端午节期间,为了“驱鬼”,最好在钟馗像上挂大蒜或石榴花,不同地方的风俗也不同。 这些传统节日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寄托着人们对家庭团聚、生活欢乐的美好期待,高度重视传统人情亲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人文底蕴的直接体现。

2、定期传承现状融入生活,文化与产业共振

“点燃火!” 随着一声大喝,火焰迅速蹿起,火势熊熊燃烧。 跑了一小段后,一个年轻人跳了起来,用力跨过火堆。 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掌声。 这就是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赤山村“跳火”的热闹景象。 每逢元宵节,村里都会举办“火光舞”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

“跳进火里祈求幸福健康,真有趣!” “我也想尝尝”“以后这个村子一定要去看看”……疫情防控期间,丽水镇策划了“跳火”元宵节直播活动,超过12万网友观看“醒狮迎新”、“大师巡游”、“跳灯”等线上民俗节庆活动。 打破空间限制,广大网友可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调查发现,各地传统民俗节日定期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实现文化与产业的融合与提升。

立足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群众性活动,传承民间传统节日。 “红色文学轻骑兵”、“送戏下乡”、“我们的节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庆祝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 举办节日和各种文化活动,凝聚邻里乡愁。 经过多年的积累,已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文化工程。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抓手,促进文化繁荣。 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庆典、节日仪式、民俗活动等文化项目。 例如,南海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6个,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7个。 针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各区、镇、村通过纪录片放映、数字展览、少年宫、“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活动等形式,开展不同类型、形式多样的展示传承活动。 各地文旅部门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喜迎新春,让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等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节庆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以创意转型、创新发展为动力,创新节庆形式。 老陕西气质、关中民俗、传统美食、乡愁、创意青春……春节期间,袁家村打造“五味”经典民俗节庆活动,深度体验“吃、住、行”等“、享受、玩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游客。 调查发现,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成为传承节庆文化的新增长点。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华侨文化中心、海外旅游办联合主办2021年“跨越天地·中秋节”全球统一品牌活动宣传全国各地传统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 。 传统民俗节日成为各地新热点,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手工艺等新经济形态成为传统民俗节日传承的重要推动者。

结合数字乡村建设,农业农村、互联网信息、文化和旅游等部门牵头,以数字化方式传承民间传统节日。 随着5G和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乡村文化发展、传统节日传承的必要基础。 数字网络触角的延伸,让传统民俗节日的传承享受到发展红利。 比如,多地发展与民俗节日相关的农村手工艺品电商,利用线上文化传播活动“带货”,进一步做大产业; 一些互联网企业推出“村播”、“春耕”等计划,支持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产品线上销售。

三、民间节日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的创新路径

“商人重利重离别,前月到浮梁买茶,来去守江口空船,绕船月夜江水寒。” ” 唐代诗人白居易名诗《琵琶行》中的“浮梁”,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这里的瓷茶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春节云村晚会及汉服秀; 清明节期间的“茶与瓷对话”和“奠基节”; 端午节苍溪风华记暨露营大会……浮梁县依托“世界瓷都之源、中国名茶之乡”的文化底蕴,开展一系列民俗节庆活动激活传承、推陈出新,既带领游客体验历史文化风情和优美生态环境,又打造乡村振兴新业态。

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美丽文明村庄建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在发现创造传统民间节日文化传承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思路。

价值主导。 调查中,一些地方深入探讨民间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内涵; 一些地方通过乡村振兴实践,将民间节日文化与红色文化紧密结合,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红色基因。 这些方式弘扬传统民俗节日,有利于培育农村文明风俗,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社会治理类型。 调查中,有的地方注重节庆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相辅相成; 一些地方统筹协调,科学谋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打造品牌,共同服务乡村振兴。 这些都发挥着传统民间节日文化所蕴含的文化治理功能。

才华横溢的创意型。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浮梁县推行“乡村创业专员”机制,动员一批企业家、企业家、社会工作者等与农村基层组织共谋发展,盘活当地自然文化资源,共同建设人文乡村。 调查中,有的地方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的地方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有的地方注重发挥外部人才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城乡交流互塑。

产业转型型。 袁家村、南海区、浮梁县等地立足各自特色民俗文化,激活文化产业新动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调查中,一些地方通过文创赋能,丰富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内容,打造新农村IP,打造新农村文化品牌。 一些地方以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动力,对内开展群众工作、凝聚共识,对外承接各类市场主体,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文化创意赋予传统民俗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

四、制约文化治理的瓶颈,创新转型有待完善。

许多传统节日仪式复杂、技术性强,但却不能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和参与,导致节日活动老化。 许多特色民俗教学、宣传、交流等活动投入了很多,但传播和影响却很有限; 一些节日仪式仍然保留着封建迷信、重男轻女等不良观念。 如何去粗取精,实现现代文明与传统民俗的平衡,成为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传统节日及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其传承和推广还存在许多瓶颈亟待解决。

文化治理功能有待进一步强调和凸显。 目前,民间节日文化虽然已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但其传承和弘扬仍面临空巢化、农村留守等问题。 村庄组织力量不足、基层统筹力量不足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如何充分发挥民间节日文化的基层治理功能,激发群众主体性,协调部门,调动基层人才积极性,值得进一步探索。

民间节日文化的激活和转化程度不高。 目前,大部分地方民俗节庆活动主要以与文化旅游融合为主,缺乏创意转化、创新发展的新思路,缺乏激活乡村资源要素的创造力。 尤其是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有待提高。 在以“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为主导的新国潮背景下,传统民俗节日的表达和呈现如何进一步吸引年轻人,获得他们的关注、参与和认可,促进民俗节日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要“活下去”,还是要解决问题。

继承和弘扬民间节日文化需要因地制宜。 在传统民间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常常出现“模式单一、同质化程度高”的情况。 实践中,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强调差异化和地方特色,也需要探索如何在保留当地文化特色、关爱各族群众心理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5、发展方向是创新民间节日传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战略协同和部门联动,明确乡村振兴部门文化职能。 将民俗文化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华传统节日振兴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明村/美丽乡村创建等工作中。 建议成立县级以上民俗文化活动领导小组,整合部门力量,优化资源配置。 明确农业农村部门文化职能,将民俗节庆文化纳入农业农村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农业农村与文化旅游部门分工协作机制,提高认识和管理水平农业农村部门文化治理。

支持社会力量,培育地方组织,共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促进城乡融合。 广泛动员志愿服务、企业、媒体等社会组织和力量参与乡村文化振兴。 充分发挥“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和社会机构的积极作用,将新理念、新形式、新内容、新玩法引入农村,共同探索民间节日文化的传承和传承。乡村文化振兴采取“滴水穿石”的方式新模式。 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地方文化活动团体参与文化传承和弘扬,增强农村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力,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创建具有示范意义的民俗文化节庆和民俗文化示范基地。 在全国具有显着民俗特色的地区创建多个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相应创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示范基地。 全国开展“传承弘扬民俗节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活动周。 国家乡村振兴局将认定和扶持一批典型示范,或建立国家级民间节日文化传承推广相关案例库、课程培训体系和大数据共享云平台。 借助乡村民俗节日文化大数据共享云平台,激活各方积极参与意识,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信息服务。 开发相应课程,帮助基层干部群众转变观念、积极参与。

用文化产业推动传统民俗节庆文化创意转化、创新发展。 以文化创造力赋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更新唤醒传统乡村文化,增强审美魅力,培育审美意识。 以民俗文化推动游学研习、特色民宿、沉浸式体验、亲子互动、民族风情潮流、健康养老等文化旅游业态完善。 利用数字化等现代技术,让传统民俗节庆文化“活起来”,推动乡村旅游从单一旅游向数字化、沉浸式、互动化等方向多元化发展。

推动建立乡村文化振兴指标体系。 将继承弘扬我国传统民间节日文化的落实情况及相关效果纳入基层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真正做到有力、有效、经常推广。 从人才评价、活动内容、产业推广、媒体传播等多个维度评价乡村文化振兴机制有效性,发布年度乡村文化实力指数,完善乡村文化振兴评价机制。

《光明日报》(2022年3月24日第7页)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2237.html

(0)
chanongchanong
上一篇 2024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