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秋报秋独具仪式感的秋天之始

不知不觉中,秋天的第一个节日——立秋,就迈着步伐与众人相见了。虽然此时,还处在“三伏天”的炎热之中,但就如诗中所说,在随风摆动的树叶之中,已经响

“天空正聚着夏天的色彩,木叶随着秋天的声音而动。” 不知不觉中,秋天的第一个节日——立秋——已经开始与大家见面了。 虽然此时仍处于“三伏天”的炎热天气,但正如诗中所言,在随风摇曳的树叶间,已能听到秋的声音。

8月7日,立秋。 古人把立秋分为三个时期。 《月令七十二时集》载:“初时凉风至,二时白露生,三时蝉鸣”。 这意味着,立秋之后,风吹过的时候人们会感到凉爽,而此时的风与夏天的热风不同。 到了早晨,大地上会出现薄雾,感受到秋意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同时,立秋也是“四时八节”之一。 古人将其视为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存在。

“几千年来,在农耕时代,立秋一直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 民俗专家刘晓昌表示,虽然此时酷暑尚未消退,但大自然已悄然发生变化,万物开始从茂盛生长走向成熟。

袁·刘观道《夏日风景》

迎接秋天,宣告秋天

独特仪式感的立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在古代,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因此,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自然有许多关于立秋的习俗。 首先是牺牲。 据《礼记·月令》记载:“立秋之日,皇帝亲率三皇子、九大臣、诸侯、百官,到西郊迎秋。” 据记载,立秋这天,皇帝亲自率文武百官到西郊设坛迎秋,举行仪式祭祀秋神,并命武将开始训练士兵。 另外,据《后汉书》记载:“立秋之日,西郊迎秋,祭白帝,着白车,白旗衣,歌”。席浩”并舞蹈“御铭”。

“其实,不仅是宫廷,民间也有立秋祭祀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 刘晓昌说道。

到了宋代,这种迎秋习俗更加风雅。 据宋代吴自牧所著的《孟良录》记载:“立秋之日,太师局官员在皇宫内栽植梧桐树,等待立秋交接,太史局官曰:‘秋来了’,此时,一两片凤凰叶应声落下。” 这意味着立秋这天,宫里会派人把盆栽的梧桐搬进宫里。 到了时候,太史官就会大声奏响:“秋天来了!” 梧桐树响应着秋天的声音,落下了一两片叶子。

宋无名《草堂消夏图》

傅宝秋还是邱宝福?

立秋的早晨和傍晚有一些特别的地方

“秋天来了,天凉了;秋天来了,热得我们哭了。” 从这句民间谚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广大民众心中,立秋的早晚影响着气候的变化。 刘晓昌说,虽然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目前仍处于炎热夏季时期,但每年立秋后的冷热情况都不同。 立秋后,有时天气依然湿热,但有时天气明显变凉。 那么,立秋后的这段时间,天气是凉爽还是炎热呢? 民间俗语中,就不得不说“福宝秋”、“秋宝福”。

民俗专家刘晓昌

“伏”自然是指三伏天。 所谓“伏宝秋”,是指立秋之日恰逢“末伏”的开始时间; “秋保福”是指“末福”的开始时间是立秋以后。 按照时间推算,2022年立秋是8月7日,去年立秋是8月15日。由此来看,今年属于“立秋期”,中期持续持续20天,最后一次月经要到立秋以后才会来。

“客观来说,傅宝秋出现的年份并不多,但立秋之后,虽然白天依然高温,但早晚会逐渐变凉。” 刘晓昌还说,立秋这天如果下雨,就叫“漏秋”。 民间有“十八天缺秋”的说法,意思是立秋后十几天就会有降雨。 “入秋后,每天都会下雨,不管是大雨还是小雨,天气都会变凉。”

更有趣的是,刘晓昌提到,民间立秋有“男”和“女”之分,称为“男秋”或“女秋”。 有句话说,所谓‘公秋’,就是立秋日是单数,反之,立秋日双双落下,就是‘母秋’。还有一种说法是立秋的时间有早有晚,民间把立秋早的称为“公秋”,立秋晚的称为“娘”。老成都人摆龙门阵时,会说:“宫秋扇子撒满江,娘秋烧老牛。”

立秋已至,距离外出的时间也不远了。 炎热的三伏天过后,凉爽宜人的秋季即将来临。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2168.html

(0)
chanongchanong
上一篇 2024年4月23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