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是巴中市平昌县的传统舞蹈,起源于该县的西兴、龙岗地区。 它由民间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具有浓郁的民族、民俗和地域特色。
“铰”既是乐器,又是手中的道具,“翻山”指的是道具舞动的方式。 舞蹈表演时,铰手须用力挥动铰绳,或抛过头顶,或缠在腰腿上反复击打,故名。 每逢佳节,山里人家都会请铰链艺人带头开道,沿途翻山越岭,敲打铰链,翩翩起舞,故名“过山铰链”。
明末清初,“登山铰”在当地十分流行。 直到清朝末年,经过平昌县龙岗乡饺子艺人的大胆改进,“山饺子”才逐渐在婚嫁、寿辰等各种喜事上表演。 当时的“过山铰”在今天的平昌及周边同江、南江、达州曲县等地区广泛流传,深受民间喜爱。 龙岗及周边地区流传着一句话:“无和尚不能活”。 念经,无合不嫁。”
看过《翻山越岭》的观众都会被表演场景所震撼。 在“新时代民间艺术星火扶贫工程巡回展——巴中专场演出——《巴山欢乐歌》”上,一群青年男女热情欢快地跳舞,时快时慢,交叉变幻,希望展现通过这支舞蹈传递收获后的喜悦。舞蹈既有开国号子的磅礴气势,又有飞龙的舞蹈力量,表达了大巴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翻山越岭》荣获四川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金奖、首届全国农民文艺汇演银奖、中国锣鼓大赛铜奖、“金土地”等多项奖项2008年获首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奖”,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钟凡编译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2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