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点30分,在加拿大一个名叫安内斯莫尔的小镇,杰西卡·古尔德都会准时被闹钟叫醒。她下了床,泡了杯咖啡,然后打开Instagram查看粉丝发来的消息和评论,有选择地回复。她还需要考虑今天要发布哪些照片以及专门为哪些粉丝拍摄照片。
杰西卡要发布的不是一张普通的自拍照或服装的产品样本照片,而是——张自己的“脚照”。
此前,杰西卡厌倦了在家无所事事的生活,想找点事做。她意外地看到了一则招聘广告:为恋足者招聘足模。杰西卡有些疑惑:“谁会对我的脚感兴趣?”然而,她决定尝试一下。
拍了一组专业照片上传到网上后,杰西卡很快就取了艺名,因为收到“足友”的热情反馈,开始正式接触恋足社群。
杰西卡
起初,杰西卡对一些粉丝的奇怪要求感到困惑和惊讶。她不知道,看似普通的脚在有些人的眼里却有着如此微妙的差别,会被人以如此令人陶醉甚至扭曲的方式来欣赏。有些人喜欢足弓,有些人喜欢脚踝,还有一些人喜欢脚趾。有的让她光着脚踩灰尘,有的让她踩食物,还有的让她把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角色扮演一样。
不过,杰西卡适应了这一切,努力思考如何利用照片来吸引潜在的付费客户。她会根据顾客的要求付费拍照,还会出售一些周边产品,比如自己的衣服、鞋子和脚饰等。现在,杰西卡以此为职业,足不出户年收入达55,000 英镑。
不知道大家对于恋足癖的态度是怎样的呢?面对类似的新闻,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有些人对脚、丝袜、高跟鞋、内衣有如此特殊的迷恋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心理和行为呢?这是一种疾病吗?需要治疗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恋物癖”。
有恋物癖的人是不是变态?
说到恋物癖,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恋足癖。事实上,恋物的丰富程度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这是恋物癖的总结图:
恋物癖地图
即使不仔细看,从这张图中也能感受到拜物教之“深”。例如,有些人在性行为时喜欢将奶油、蜂蜜等粘性物质涂抹在自己或伴侣的身上。有些人喜欢买来一个巨大野兽的模型,躺在它血淋淋的嘴里,通过想象自己被吞掉来体验高潮。
汽车模型、铅笔盒、茶叶罐等看似与性无关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恋物。在一些恋物癖者眼中,这些东西具有性象征意义。
性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埃利斯曾在其名著《性心理学》中对这种情色符号进行了分类。根据产生象征效果的对象,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非生殖器身体部位,如手、脚、头发、分泌物和排泄物、气味等第二类:无生命物体,如手套、鞋子、丝袜、围裙、内衣等第三类:行为态度:鞭打、暴力、暴露狂、窥淫癖等。看到这么多恋物癖的情况,有些人可能会害怕: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变态”……确实,有性恋物癖的人不在少数,并且有更多的人愿意感受和尝试某些性癖好。 2017,《性研究学报》 一项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在生活中至少尝试过一种特定的性恋物癖。
当然,有恋物癖并不意味着它“不正常”。在中国古代,很多人对女性的脚有着特殊的偏爱。虽然“女性缠足”是一种不良习惯,但过去对于男性来说并不能粗暴地归为不正常行为。现代恋足癖的名人很多,比如著名导演昆汀·昆汀、流行音乐偶像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等。
即使在恋物癖研究的早期,性心理学家也不认为恋物癖只是病态的。例如,弗洛伊德认为,异常的性行为可能与正常的行为同时出现。如果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他特别喜欢她在做爱时穿丝袜。这本身并不构成一种病态;而是一种病态。只有正常的性行为被完全排除。只有换成丝袜才会被判定为病态。比如,这个男人对丝袜的偏爱程度,已经完全超过了穿丝袜的人。他不再需要任何物体来从丝袜中获得性满足。这只是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是病态的。
如今,对于恋物癖是否构成精神障碍有更明确的诊断标准:“性幻想、性冲动或行为(由恋物癖引起的)导致临床上显着的痛苦或导致社交或职业困扰。”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坏。”
即使一个人对常人难以理解的物体产生了性迷恋,如果他没有陷入痛苦,他的生活没有因此而受到损害,那么恋物癖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精神疾病,而只是一种心理疾病。个人爱好。就这样。
为什么恋足癖会如此流行
为什么恋足癖是最常见的非生殖器恋物癖类型,而不是恋手癖或恋发癖?有以下几种意见:
有些人用孩子如何与父母互动来解释这一点。
例如,当孩子刚学会走路时,最容易触摸的部位就是脚和腿,寻找上方的支撑感。有时,父母会主动用脚与孩子进行有趣的互动。这些方法的影响可能对成年后恋足癖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有人认为这是文化的长期影响。
在许多文化中,“脚”这个词曾经是性器官的委婉说法。例如,当《以赛亚书》中提到“脚毛”时,它实际上指的是“阴毛”。
不仅在中国古代,女性向男性示足带有强烈的性暗示,在西班牙也是如此。一位18世纪的作家记载,当时西班牙流行一种风俗,“妇女不准露出脚的任何部分”,因为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一种性挑衅和暗示。
有趣的是,神经科学也发现了与此相关的发现。
神经科学研究人员认为,人们之所以将脚与性联系在一起,是因为脚的感觉皮层和生殖器官在负责身体部位感知的大脑皮层中紧邻。
因此,当这两个部位的神经信号发生干扰时,一个人明显是被脚触碰了,但也可能会得到性刺激。正是这种生理结构,逐渐建立了脚与性的关系。
人为什么会恋物?
恋物癖可能是为了获得控制感
当你迷恋一个人的时候,对方可能会违背你的意愿或者离开你。这种不确定性构成了一种压力和威胁。将爱情投入丝袜的过程,就是将暧昧关系变成现实。将未知的状态转变为可知的、确定的状态,从而减少失去控制的可能性。
恋物癖可以对抗对死亡的恐惧
在极端的恋尸行为中,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些人非常勇敢,不惧怕死亡,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恋尸癖者通常是对死亡有根深蒂固的恐惧的人。通过恋尸癖,他们将死亡这种没有物质本质的神秘状态转化为具体、有形的物体。通过对尸体的痴迷,他们似乎可以控制死亡,从而减少自己的恐惧。
当他们征服了尸体时,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征服了死亡。
不知道这些对恋物癖行为的分析,是否让你对恋物癖有了新的认识呢?
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与物体的关系有很多层次,拜物教只是其中之一。在性这件事上,只要不对他人造成伤害,其实就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的自由权利。如上所述,只要恋物癖不会给自己带来强烈的痛苦(出于自责或愧疚等),不影响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功能,就不应该被视为“疾病” 。这比许多人想象的更常见。就像每个人最喜欢的食物味道都不一样一样。
原创文章,作者:xiaob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14018.html
用户评论
命该如此
真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没想到对死亡恐惧的人会产生这种心理扭曲。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ˉ夨落旳尐孩。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了解恋尸者的内心世界了,原来他们深层的心理是恐惧死亡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扎心
感觉有点吓人,但这也侧面印证了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复杂关联。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嗯咯
很有意思!我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这种现象确实让人好奇。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亡梦爱人
真是太奇怪了!可能真的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山暮雪
恋物癖的确需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和帮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这很有意思啊!原来恐惧死亡的人也会有这种特殊的“喜好”。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对心理学解析很感兴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非昔比'
死而复生? 还是一种控制的欲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掉眼泪
我感觉有些悲伤,他们可能是对生命的一种执念吧,害怕失去的执念。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血
看来心理学家要研究一下这场阴暗的心声喽!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容月貌
这种现象让人深思!死亡是一种未知,也许也正是这股未知让我们恐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叹★尘世美
好想知道恋尸者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他们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初阳
这种疾病真的会让人心生恐慌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独角戏°
原来对死亡的恐惧可以扭曲人的心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淡の清香
太刺激了! 这类特殊的心理现象让我更加了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世繁华
我一直在想,人性中的 darkness 有哪些我们还没看明白的地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这个话题很有深度啊!让人对心理学产生更深层的思考。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