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阿昌族报道云南全国脱贫攻坚①
刀
龙川县户撒乡位于高黎贡山余脉中,面积251平方公里的山地盆地中。 阿昌族有一半人口,总人口约三万人,居住在这里。 千百年来,阿昌族世代以制刀为生。 他们锻造的户撒刀锋利无比,被誉为中国三大名刀之一。 它在战乱年代留下了各种传奇故事。
如今,这里的阿昌族仍然坚持着这种传统的制刀手艺,这项技艺也给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建议在WIFI下观看)
(一)
户萨非常美丽,山峦连绵,田野一望无际。 刚到户撒村,村里就传来铁叮当作响的声音。
循着打铁的声音,记者前往寻找当地被誉为“刀王”的胡萨达铸剑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德勇先生。 据说他所锻制的刀“软到包住手指,一吹就断,劈铁如泥,刀刃不卷曲”。
走进李德勇家的小院子,八十多岁的李德勇老人悠闲地坐在西厢房门口的摇椅上,而儿子李成强则在锻造车间忙碌着。一批已预留的刀具。
得知记者的来意后,李成强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院子里展示户撒刀的锋利程度:小桌子上一字排开十多瓶矿泉水。 寒光一闪,十多瓶矿泉水被李成强手中的户撒刀斩断。 随后,李成强向户撒展示了剪多条毛巾、剪报纸、横切钢筋、竖切石头等动作。
△李成强向记者展示户撒刀的锋利程度
“要制作一把锋利的户撒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是选材,其次是使其光滑,对其弧度的平整度有严格的标准,最后是要精通淬火技术。”掌握好它,如果技术不达标,刀再怎么磨也不会锋利。 李成强说道。
“户撒刀是阿昌族的灵魂,以前我只知道阿昌族生产生活离不开长刀,没想到户撒刀还能卖到高价。”现在价格不错。” 李德勇高兴地说。
李德勇1941年出生于当地一个铁匠家庭,从事刀具制作已有半个世纪。 他十几岁就开始学习制刀,1968年成为户萨刀厂厂长。 后来,随着工具厂搬迁,李德勇也辞去厂长职务,开始学徒。
锻造户撒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7岁时,李德勇的父亲让他第一次拿起大锤做刀。 从那以后,他的手掌就再也无法正常伸展了。 李德勇说,制刀是一个非常费力的过程,一般人无法忍受这样的辛苦。 年轻的时候,他曾想过放弃,但阿昌族代代相传的信仰让他坚持了下来。
做刀要靠双手。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制刀生涯,李德勇的双手已经不再有曾经的力量了。 另外,他患有痛风,因此无法再制作刀具。 如今,他的儿子李成强继承了父业,成为户撒有名的刀匠。
△制作土佐刀
(二)
据说,历史上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但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擅长制刀而闻名。 “相传,阿昌族在定居户撒时就已经掌握了炼铁技术,但户撒刀的精湛制作技术却是明初穆英入云南时带来的。” 李德勇说,明朝军队进入西南边境后,在长期征战中,需要大量的武器,主要是刀剑。 由于环境限制以及与大陆通讯困难,武器供应主要依靠本地生产。 留在户撒的明军工匠,将制刀手艺传授给已经掌握炼铁技术的阿昌族,成为阿昌族的宝贵财富。
后来,为了满足各民族的生产生活需要,户撒刀匠还制作了斧头、斧头、菜刀、背刀、军刀等。其中,背刀和各种类型的军刀深受当地少数民族的欢迎。深受少数民族和东南亚各地人民的喜爱。
△擦拭成品工具
如今,胡萨道在当地已逐渐形成产业,李德勇先后带出了数十名徒弟。 这些学徒锻造虎刀刀的平均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
“这几年,通过锻造、销售刀具,我们一家人吃饱喝足了,生活也日益富裕起来。” 杨成岳是李德勇的徒弟之一。 杨成岳从小就接触阿昌族锻刀传统,后来又从师父那里学来的。 杨成跃会制作阿昌刀、大撬棍、砍刀等不同形状的刀具,还在当地开设了两家销售店。 现在,衣食无忧的杨成岳也开始收徒了。
即使有这么多徒弟,李德勇仍然感到遗憾,因为他的绝活——“七彩刀”制作技艺至今还没有找到后继者。 “不是我不愿意教,而是‘七彩刀’不是谁都能做的。”李德勇说道。
原来,“七彩刀”的制作技术要求很高,制作过程十分危险,而且已经失传了一百多年。 李德勇说,为了找回失传的技艺,他到处求教、查阅资料。 经过上千次的实验和多次的失败,他终于让“七彩刀”重新出现。
“七种钢材混合捶打,折叠捶打,直到达到一定厚度,只有控制火候,折叠锻造数千次,才能打造出一把‘七彩刀’。” 李德勇说:“在制作过程中,铁星火花就像枪管里打出来的子弹一样到处乱射,一不小心就会被烫伤、烧伤,非常危险。”
△加工时火花四溅
(三)
“户撒刀的生产既涉及分工又相互合作。户撒刀产业也带动了刀鞘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一批专门从事销售的人。目前有3000多人。全乡从业人员平均产值4000万元左右,户撒刀产业产值占全乡收入来源的一半。 户撒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于强说。
44岁的村民雷顺才拥有一辆越野车,车牌号为“云”。 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精心挑选的。 “DW”取“刀王”拼音首字母。 雷顺才还是胡萨道锻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他14岁开始学习制作户撒刀,现在他很少做刀了,专门卖户撒刀。
“以前都是我自己制作、销售的,顾客大多是来德宏龙川旅游的游客。这几年,我很少做刀了,主要是从其他村民那里订购刀具,然后在网上销售。” 雷顺才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和村里其他刀匠一样,自己制作刀,通过开店、摆摊的方式出售。 虽然一家人衣食无忧,但一年下来,钱也所剩无几了。 两年前,在儿子的带领下,他开始尝试直播带货。 如今拥有15万“粉丝”,真正成为“网红”,户撒刀销往全国各地。
当你打开雷顺才的直播间,除了齐全齐全的直播设备之外,还有放得到处都是的各种户撒刀。 菜刀、长刀、砍刀、小刀……这些刀具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让我们目不暇接。
△雷顺才正在进行直播
雷顺才还带我们参观了他以前做刀的工作室。 虽然他已经很久没有做刀了,但是工作室还是被他打扫得干干净净。 对此,雷顺才表示,如果有一天他想自己做,他随时可以重新拿起锤子。 另外,在直播过程中,有些顾客会要求看直播间。 因此,工作室得以保留。
“每天直播两三个小时,平均能卖出大大小小40多条户撒刀,销售额在2万多元。” 雷顺才说,他的儿子和儿媳也通过直播卖胡撒刀。 2019年,他们家户撒刀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00万元以上。 如今,雷顺才开着越野车,在家里建造了一座美丽的建筑。
据了解,户撒乡目前有数百家企业和个体业主从事户撒刀加工、销售。 全乡拥有“户撒云”、“楼一刀”、“香老赛”、“李德勇”等注册商标,年均销售各类刀具4万把左右。
“每年户撒乡阿鲁沃罗节期间,乡里都会举办户撒刀展销、锻造技艺表演、‘刀王’评选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户撒刀。阿昌族的户撒刀。 推动户萨卡刀的推广。”于强说,经过一代又一代阿昌族人的传承和创新,户萨卡刀现已发展成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工艺品三大类。依托这项技术和产业,阿昌族人的户萨卡刀人们已经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云岭先锋全媒体策划
本报记者 杨旭东 郝亚欣 通讯员 何成全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1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