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格诀,好方法
为了让后人记住这八个符号,祖先们也用了很多方法。 例如《八卦歌诀》:干三曲,坤六曲; 摇碗,艮盖碗。 中间空的时候,脊中间满的;中间空的时候,脊中间满的。 当上半部分缺乏平衡时,巽他的下半部分就会破裂。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八卦宋决的含义,乾坤在此不再赘述。 真阳猛,艮盖碗,是指真八卦符号像一个向上开口的容器,像∪形状。 从自然现象的角度来看,这就像一场大地震。 Gen就像一个倒置的碗,像一个∩形状。 从自然现象来看,看起来就像是地球被抬升了。
理为空,坎为满; 从意义上看,礼的八卦符号中间有一条折线(我们通常所说的虚线),而坎的八卦符号中间有一条实线。 从形象上看,火的形象是空的,而水的形象是有实体的。 引申其义,火的形象必须是空的,如人的心、空的心、空的心,就是这个意思,而肾水必须是实的。
交换上部缺失,巽下部破损。 从意义上看,对的顶线是虚线,巽的底线是虚线。 从形象上看,兑的意思是水在天上流动,有润泽的意思; 巽是指天空下流动的物质,所以它就是风。 我旁边的一个小朋友有一个更简单的记兑和埙的方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他告诉我,兑字上面有两点,巽字下面有两点,所以上面的虚线就是兑卦,下面的虚线就是巽卦。
综上所述,我们也可以看出,八卦其实是从图像中衍生出来的。
学习八卦的意义是成年人学易的最好方法
如果从小接触八卦,就像我们学汉字一样,看到不同的符号,就会直接念乾坤正恩。 但是,如果我们年纪大了接触八卦,就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 。 在我看来,成年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解八卦的含义,这样会更容易记住。
众所周知,我们的汉字是方字,取像于物。 八卦八卦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也是取象于物。 然而,这个形象取自于“物”,即自然界中的大“物”,世界上最大的八种自然现象。
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是天、地、日、月、山、河、风、雷。 天高高挂,大地被我们的脚牢牢踩着,早晨太阳升起,晚上月亮升起,山水系统舒展,风雷相争,这些都是重大的自然现象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 自古至今,无别。
《易经》中用汉字来表示:干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月(水),离代表日(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湖,巽代表湖。震代表风,震代表雷。 如果我们切换到直线和折线的符号系统,那么三条完整的水平线代表天空,三条折线代表大地。 这一点还是很容易记住的。 其余六卦,皆可视为天地演化而成。
天地是如何演化成其他六卦的? 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
1、天地之变,只变一行
我们先看天空的变化,以三线为上、中、下位置。
天空的下部移动(改变一条线),这意味着地球大气层与天气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 由此产生的运动是风,因此它代表天空的三条水平线。 最下面的横线变成断横线,就是风。 当天空的中间移动时,天空的中间水平线发生变化,变成一条断的水平线,它是火,也代表太阳。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正是距离的象征。 天空中央,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天穹移动,天穹最上方的水平线发生变化。 只有在天水同色的地方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象,所以是泽。 只有从大泽所在的位置,才能看到天空的变化。
观察地面的变化,我们也将三条折线分为上、中、下三个位置。 如果地面的下部移动(变成一条线),那就是振动。 当然,也有人说是虫子出来了。 虫子什么时候从地里冒出来? 惊蛰,惊蛰春雷。 大地中央有动静。 是什么在分裂地球? 河流、水系。 因此,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象形水字与坎的符号是一致的。 当地面移动时,Gen 意味着山。 古人知道山动,所以说“地动山摇”。
2.天地变化,化作两行
天顶变一线,是兑,是泽。 天顶变作两条线(上、中),是雷霆。 世界的两条线与地球底部的变化一致。 是地震天雷。 天的下部变化一条线,是风,两动(中下)是山,与地上部的运动一致。 地上部变一线,是艮。地上部变二线,是风。 这和天空的下半部分变成一条线是一样的。 地底变一线为地震,地底变两线为泽,与天顶变一线相同。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八卦的变化规律。 其中蕴含的深意涵盖了古人眼中世界上几乎一切事物的自然现象和变化逻辑。 了解了这八个符号后,我们甚至会发现它们几乎包罗万象。 它仍然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初学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先学习了《易经》,了解了八卦符号的基本含义,基本上不用背就可以知道该符号的含义。 以后学64卦就容易多了。
原创文章,作者:chano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