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雪的妈妈~
“家长团”大家都很熟悉。自从孩子入园以来,家长们基本上都加入了“家长群”。通常老师会发布一些孩子学习、生活的最新动态,方便与家长的直接沟通。
一般来说,家长群体大部分都是由“妈妈”组成,因为妈妈是养育孩子的主力军,但也有少部分“爸爸”,平时在同一群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冲突。他们的孩子。期间,家长们也会互相交流、聊天。
婆婆和婆婆可能会因为沟通问题成为好朋友,但异性父母如果长期沟通,彼此更加了解,事情可能会在其他方面发生变化,甚至“可能会出现一点歧义”。
所以有人抱怨家长群本身就是一个老师和家长可以轻松交流的地方。于是,有的家长就以“借口”交流养育孩子的经验,把家长群变成了“友情群”!
父母组成“朋友小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
家长群中,一般老师发言较多,家长发言较少。不过,有时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双方家长都会联系、沟通。矛盾解决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逐渐熟悉起来。
第一,聊的次数太多了,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界限感。
异性之间很容易互相吸引。如果他们说话多,接送孩子时经常见面,关系就会逐渐熟悉。如果对方恰好有你感兴趣的一面,久而久之你自然会产生好感。
另外,很多夫妻结婚时间久了,有了孩子之后感情变得平淡,彼此越来越不关心。有些父亲平时不太关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所以很多母亲都有些“心灰意冷”。
这时候,如果你恰巧在家长群里遇到了“兴趣相似”的异性家长,你们可能会聊得更频繁。聊天多了,彼此就会产生一些好感,一开始就不会有限制和界限。最终,“美好的感情”战胜了“理智”,事情开始向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
其次,包爸爸平时不太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基本上,“妈妈”才是抚养孩子的主力。无论是小时候照顾孩子,还是长大后照顾孩子学习,母亲都操心很多,而父亲却很少关心家里的情况,也很少辅导孩子。学习。
长时间照顾、辅导孩子们,包妈妈内心其实很累。她也希望有人能为她分担,但宝爸爸的表现却令她失望。这时,如果她恰巧遇到“异性家长”,能够就孩子的学习问题与对方进行交流,可能会给他们一种“知己”的感觉。
一般来说,能照顾孩子、指导工作的父亲都是细腻、负责、有爱心的。这样的父亲很容易赢得异性父母的好感,交流时讨论的内容也越来越广。变成了“无话不谈”。
厘清家长角色及成年人应理性看待问题
家长小组的作用是促进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父母不应该以交换孩子的经历为幌子,互相含糊其辞。这不仅是对家庭孩子的不负责任,还会导致“家长群体”变质。
爱情和婚姻本质上是长期的,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参与才能共同维持家庭。然而,很多人在有了孩子之后,可能会失去了当初的激情,但生活本身就是平淡的,平淡的生活需要两个人。两个有感情的人维系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生孩子代表着“责任”。夫妻双方都有责任维护家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母亲和父亲都应该继续为家庭做出贡献。只有夫妻关系融洽,孩子的成长环境才更加和谐。如果父亲忽视了,孩子的成长就会缺少很多东西。
原创文章,作者:xiaob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yuspace.com/11059.html
用户评论
站上冰箱当高冷
这确实有点尴尬,本来是来商量孩子学习的问题的,结果大家更关心彼此的私生活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朽暖栀
现在的家长群真是各种乱七八糟,真不知道究竟是为了聊育儿还是聊天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开丶若相惜
交流带娃经验本来是好的事,但如果异性家长互加微信,就容易越界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袂婉约
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了,我觉得家长群应该更加注重孩子学习和成长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忘那段似水年华
谁让自己成了这个年岁还渴望社交呢?说白了就是想找朋友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哈哈,这可不是我想要看到的家长群现状。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真的有些别扭,还是把目光集中在孩子身上比较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瞒我瞒
带娃经验能从聊天里交流吗?我看真能学到东西的都是看书看网站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梦初醒
这个现象说明家长们越来越孤独了,缺乏正常的社交圈子。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事酒浓
还是希望家长群可以回归正题,多多分享育儿干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我加的是几个本地朋友,主要是聊一下亲子の活动安排方便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城°
这确实有些搞不懂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米兰
孩子学习不是最主要的吗?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你所愿
家长群就是个社交平台?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越来越复杂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千城暮雪
这种现象让人无奈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还是回归正题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